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48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提高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抗震性能,以某铁路隧道为研究背景,分析3种抗减震措施下隧道不同监测点隧道拱顶沉降、边墙收敛、衬砌结构PGA及最小安全系数,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优抗减震措施。结果表明:相比于工况1,工况2隧道拱顶沉降减小10.54%~81.10%,边墙收敛减小13.92%~78.77%,衬砌结构PGA减小31.42%~72.02%,最小安全系数增加18.04%~66.13%;相比于工况1,工况3结构拱顶沉降减小3.04%~18.02%,边墙收敛减小4.70%~32.00%,PGA增加13.95%~27.48%,最小安全系数增加7.49%~30.99%;工况4即“减震层+SFRC衬砌”刚柔并济法,相比于工况1,隧道拱顶沉降减小18.46%~83.98%,结构边墙收敛减小17.54%~85.47%,PGA减小30.00%~69.98%,最小安全系数增加47.95%~83.56%;4种工况抗减震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况4>工况2>工况3>工况1。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抗震设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小尺寸实验以及FDS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纵向通风对不同高度竖井的排烟影响并确定最佳通风风速。通过分析纵向通风风速、竖井高度对吸穿现象、边界层分离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吸穿现象的临界条件。小尺寸实验中纵向通风风速考虑了0.096 m/s、0.226 m/s、0.356 m/s、0.485 m/s、0.629 m/s五种工况,竖井高度考虑了0.133 m、0.2 m、0.333 m、0.533 m四种工况。实验结果表明:当纵向通风风速为0.096 m/s、0.226 m/s、0.356 m/s(对应实际风速0.37 m/s、0.87 m/s、1.38 m/s)时,可抑制吸穿现象,但烟气边界层分离现象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加剧。吸穿现象临界判据F_(critical)=1.5在本文所测试的纵向通风条件下不再适用,但Ri′_(critical)=1.5依然适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竖井高度为1 m、1.5 m、2 m时,排烟量随纵向通风的增加而降低,而当其为3 m、4 m、5 m时,排烟量先上升后降低,在测试风速为1.5 m/s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Several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of tracer dispersion from reduced-scale landfill model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et-ups, hot-wire anemometry,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and trace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s were used for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flow and dispersion phenomena nearby the models. The main aim of these experiments is to build an extensive experimental data set useful for model validation purpose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set, a validation exercise on several mathematical models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a statistical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s highlighted an increase in pollutant ground level concentrations immediately downwind from the landfill because of induced turbulence and mean flow deflection. This phenomenon turns out to be predominant for the dispersion process. Tests with a different set-up showed an important dependence of the dispersion phenomena from the landfill height and highlighted how complex orographic conditions downwind of the landfill do not affect significantly the dispersion behaviour. Validation exercises were useful for model calibration, improving code reliability, as well as evaluating performances. The Van Ulden model proved to give the most encourag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规划角度浅议城市道路噪声污染问题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兰州市近三年来交通噪声的特征在城市空间结构的背景上,以公众反映为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1)公众对不同城市空间结构上道路噪声反映均为起伏大、吵闹和一般不可接受;(2)部分区域噪声污染指标超标与早期规划有关;(3)近期道路规划和建设是噪声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基于规划基础上的环境问题规律性的研究和基于环境保护理念下的规划设计模式的研究将是今后环保专业和规划专业人员共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沪杭高速公路嘉善段道路声屏障的设计及降噪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详细调查沪杭高速公路喜善张家浜中桥路段(试验路段)未建道路声屏障噪声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试验路段工程概况及道路声屏障的设计,并分析了声屏障的现场降噪效果,试验路段声屏障的声学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砂尘环境试验风洞中稳定段和收缩段的气固两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计算采用的湍流模型及计算区域的网格划分技术.通过分析稳定段和收缩段的两相流流场的速度梯度分布,得到了反向加砂方式优于正向加砂方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尾流区气流与污染物扩散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了细网格非静力能量闭合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模拟方法建立了一套分析建筑物尾流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系统.作为应用研究的例子,在对某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排废气的风井塔尾流区流场和浓度场进行风洞流体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的模拟系统对风井塔尾流区气流和污染物扩散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模拟系统的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对一些小尺度带有明显湍流不均匀性的流场和局地空气污染物散布的情况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临街建筑群中交通噪声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临街建筑群中纵深方向的交通噪声计算机模拟预测方法。交通干道上车流采用泊松分布和等车距车流相结合模型,考虑多种车型的不同声功率级。每辆车作为一个点声源,以几何声学方法考虑直达声和有限次反射声对测点的影响。在计算程序中只要输入车流量,车流成份,建筑群中有关巷道宽度,测点在巷子纵深方向距离及背景噪声等数据,计算机便能输出L10,L50,L98,Leq等声级值。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The authors seek, through tests on simulated sand samples in a wind tunnel and analysis of minerals combination and trace elements, to discover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flying-up, falling-down an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as a function of natural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distance of movement, range and extent of influence o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f micro-granular components on the ground surface in the Keerqin desert area in northwest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相似文献   
10.
风向变化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复杂多变状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对城市大气污染扩散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适合一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特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扩散普遍规律的同时,重点讨论了风向变化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该方法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